close

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圖書館的本質是人類知識傳承與再造的一種儲備中介輔助機制,圖書館蒐集各種書寫紀錄、長期保存累積,再由求知者的閱讀領會,完成知識的傳遞擴散與深化再造,而提升文明演化的速度。
 
  網際網路數位時代,全球資訊彈指之間、唾手可得,各地圖書館不斷面臨讀者流失的困境。二十一世紀的大學圖書館應該以何種功能角色重新定位,讓知識傳承與知識再造的本質在數位新時代中,得到創新內涵的進展,並展現出更好的投資效益,是一個值得關注與思考的議題。
 
  本書以大學圖書館的管理與發展實務經驗為本,探討新時代大學圖書館的可能定位,檢視兩個發展面向——文化知識資產與數位轉型開創的發展過程與具體案例,省思創新未來的策略方案。本書設定的讀者群,包括大學圖書館的管理及專業人員、圖書資訊系所師生及所有關心圖書館事業的人士,希望以兼具圖書館實務經驗與資訊科技視野的觀點,提供圖書資訊專業領域成長及圖書館轉型進化的參照,藉由案例、觀點與想像的探討,凝聚圖書館社群創新發展的能量,共同邁向數位時代圖書館的華麗轉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吉軒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機器人學博士。

  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圖書館館長、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主任、資訊科學系主任、台灣數位人文學會理事、全球華人創造力學會理事、中華民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常務理事、財團法人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大學校院圖書館委員會委員。現為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教授。

  長期耕耘跨域學術開創與跨域知識應用,發展人工智慧、機器人學、數位典藏、數位人文、計算語言學、知識管理等專長領域,自我實踐資訊科技與人文社會之跨域連結與多元創新。擔任政大圖書館館長九年期間,發展大學圖書館的價值深化與轉型再造,完成孫中山紀念圖書館、羅家倫藏書、善本書、台灣史料的入藏,設計與建置百年跨度的政府官職資料庫,打造圖書館空間場域與數位呈現之融合創新。
 

目錄

推薦序
打造「圖」、「書」合一的現代圖書館    項潔    
大學的知識心臟    柯皓仁   
 
自序   
前言   
 
第1篇  核心價值

第一章  館舍空間  
第二章  特殊館藏   
 
第2篇  創新突破
第三章  轉型再造   
第四章  視覺化與數位展演   
第五章  讀者觀點與省思   
 
第3篇  數位未來
第六章  數位人文   
第七章  計算思維   
第八章  數位創新   
 
結語   

 
 



  從1960年代的「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到2000年代的「網際網路全球數位圖書館」,大學圖書館走過人人求知求學必備的輝煌盛況,而今面臨資訊隨手可及、使用者逐步流失,再加上多年的擴張累積,造成投資與營運成本高居不下,而服務效益卻逐漸遞減的落差。大學圖書館的反思與突破,功能與角色的重新定位,勢在必行。

  政治大學圖書館及社會科學資料中心組成的大學圖書館體系,擁有兩座獨立館舍建築及四個設於學院大樓中的圖書分館,整體藏書量超過兩百萬冊,編制館員及計畫性專職助理人力超過九十人,規模為國內僅次於臺大圖書館。筆者於2005年8月起至2014年11月止,擔任館長兼中心主任,以資訊科學系教師的學術專業,帶領館務發展,啟動各種階段性轉型與改造計畫,累積一些寶貴經驗與心得,乃將之化諸文字傳承,希望能對大學圖書館的永續發展有所助益。本書的撰寫計畫原先預計於2016年6月完成,不料期待中的工作減量未能如願,撰寫進度嚴重落後,經常因學術行政與計畫性工作之負荷而多所中斷、進展緩慢。但基於對大學圖書館發展的責任、理念與關懷,仍堅持目標,轉為慢思緩筆,並加強近期數位發展概念,終於2019 年6 月完稿,也許少了情感的羈絆,留下沉澱之後的去蕪存菁。本書設定的讀者群,包括大學圖書館的管理及專業人員、圖書資訊系所師生及所有關心圖書館事業的人士,希望以兼具圖書館實務經驗與資訊科技視野的觀點,提供圖書資訊專業領域成長及圖書館轉型進化的參照,藉由案例、觀點與想像的探討,凝聚圖書館社群創新發展的能量,共同邁向數位時代圖書館的華麗轉身。

  從理工學科訓練的背景與學術工作,到管理經營以人文底蘊為核心的大學圖書館,尤其是多年的浸潤、融會與共創,是個人生命中的幸運機緣與美好經驗,不僅開展個人的視野與足跡,更帶來豐富的精神饗宴。這段奇幻旅程要感謝許多包容指導的師長與共同努力的夥伴,包括政大吳思華校長、鄭瑞城校長的提攜及對館務發展政策的支持、臺大圖書館前館長項潔教授亦師亦友的鼓勵與帶領、臺師大圖書館館長柯皓仁教授及臺大圖書館館長陳光華教授溫暖互動的同儕情誼、政大圖書館前副館長廖文宏教授及政大社資中心研發組前組長劉昭麟教授的專業貢獻,無私捐贈珍貴史料的陳芳明教授、余光中教授、尉天驄教授、羅久芳與羅久華教授等,另外,也感謝政大創新與創造力講座吳靜吉教授對創意創新所帶來的啟發。最後,要特別感謝政大圖書館一群部門主管與館員的同心攜手前行,以專業與敬業回應時代的挑戰與共同設定的館務發展目標,讓政大圖書館的發展經驗也許有機會成為討論大學圖書館如何定位的參照案例。本書如仍有謬誤或疏失之處,乃是筆者自身學識與思慮之不足。最後,謹將本書獻給陪伴與支持的家人。
 
2019年7月29日於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
 
  圖書館是現代社會大部分人都知道的功能性場所,每一個人在接受國民教育、追求高等教育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使用過圖書館。圖書館代表著知識涵養的殿堂,利用圖書館的行為是受到鼓勵與讚許的,父母從來不會拒絕小孩提出要到圖書館看書的請求;大學生 / 研究生在圖書館的守護下度過青春年華的成長蛻變,而對圖書館保有美好回憶;社會人士將閒暇時間花在圖書館,則是追求學識與心靈的自我成長。圖書館在一般人心目中是溫暖而良善的印記,圖書館是一個開放的、接納的、孕育的、修練的、陪伴的場域,一直安靜的就在不遠之處,隨時關照人們的知性需求,默默的耕耘知識與文化的土壤,忠誠的執行被賦予、被期待的任務。因此,圖書館是一個無差別造福眾生的社會機構,具有備受肯定、高度認同的社會評價。

  圖書館的存在是現代社會進步的象徵,一個已開發的國家、富裕的社會通常都是廣設各種類型的圖書館,從各層級的學校圖書館、研發機構的專業圖書館、城鄉各地的公共圖書館到崇高地位的國家圖書館,都是教育文化資源的重要基礎設施。圖書館的品質也反映著一個地區的發展程度,從館舍建築、內裝陳設、館藏內容到營運服務等,越是高度發展的地區,如歐、美、日等先進國家,越可以看到精品等級的圖書館, 或是以歷史悠久、莊嚴堂皇的建築及數百年珍貴館藏,成為民族的重要文化資產;或是精心設計、明亮透通的現代建築,打造生活美學、追求人文與科技結合的現代社會公共投資。臺灣走過從小康社會到成為世界經濟體系重要成員的發展過程,也見證了整體圖書館從稀少簡陋到普及精緻的進步與提升。

  圖書館的本質是人類知識傳承與再造的一種儲備中介輔助機制,圖書館(或古代的藏書樓、藏經閣等)蒐集各種書寫紀錄、長期保存累積, 再由求知者的閱讀領會,完成知識的傳遞擴散與深化再造,而提升文明演化的速度。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一個能建立圖書館機制的民族,是一個能傳承記憶、群體學習的民族,不僅能強健其遭遇天災人禍下的生存機會與復興能力,更能持續累積進化其文明發展。到了全民教育體制化的現代社會,圖書館機制一方面普及發展,廣泛設置;一方面則專業分工,開始區隔不同的服務對象與功能任務。除了蒐集知識產出、媒介學習擴散的本質不變之外,圖書館更多了空間場所的公共資源角色,從學生到公民,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由的前往一個屬於大家的地方,進入一個心靈的桃花源,享受典雅沉靜的氛圍,得到思緒的沉澱,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怡然悠遊。圖書館是蘊含寧靜沉穩氣質的園地,是現代社會普世人民的精神幸福樂土。

  人類文明不斷向前推演,大學的設立與發展是近代社會人民知識程度與生活水準普遍提升的重要推手,也是科學突破與人文創新的發動引擎。因此,大學圖書館相較於其他各類圖書館,在知識創造與知識傳承的輔助機制上,更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大學圖書館在大學校園中,以館舍空間及館藏資料,支持師生的教學與研究,尤其在網路化與數位化之前的二十世紀,大學圖書館是學生在校園中、課堂教室以外最重要的學習場所,不論是教師教學與研究所需的學術領域參考資料,或是學生自主學習專業知識的大量經典書籍,都必須依賴圖書館的存在與服務。因此,大學圖書館經常是座無虛席,館藏資料則是無可取代的知識媒介,1960年代的圖書館界更以「大學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來總結其在大學校園中的核心地位。

  隨著全球各地大學的蓬勃發展,大學圖書館走過數十年的成長擴充期,從館舍的新建、館藏量的成長、人員編制的擴大到經費投資的增加,圖書館做為人類知識傳承與再造的一種儲備中介輔助機制,在大學圖書館身上得到最佳的展現,人類文明也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發展出一段高速成長的時期。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人類知識更快速的傳承、擴散與創新,整體生活福祉也持續大幅進步。然而,全球各地的大學圖書館開始發現過去的榮景似乎開始轉變,短短一、二十年間的全球網路化與數位化,讓資訊的產生、流動與消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規模,改變了人類生活與工作的樣貌與內涵。這種新型態的資訊運行系統與基礎設施讓人類知識傳承與再造的需求,不再完全依賴傳統的圖書館機制,大量的資料與資訊以數位形式存在,分散儲存於各地的電腦伺服器,可以在彈指之間搜尋、檢索、呈現。大學社群成員開始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取用教學研究參考資料,迅速成長的全球共建共享網路資源也開啟了隨時隨地的需求導向自主學習,大學圖書館則普遍觀察到逐年下降的到館使用人次,圖書館空間及館藏的投資成本與利用率之間的衡平成為一個開始受到討論的議題。另一方面,傳統圖書館機制的運作需要不斷擴充的規模,隨著館藏量的增加,儲存空間與管理人員都需要相對的因應,大學圖書館的館藏量從數十萬冊、上百萬冊到五百萬冊以上,圖書館逐年增加的經費需求,包括館藏訂閱、新購、維運人力、電力、空間設備維修增設等,開始對許多大學的財務造成沉重負擔,而漸漸無力再支撐傳統的圖書館機制。

  二十一世紀的大學圖書館應該以何種功能角色重新定位,讓知識傳承與知識再造的本質在數位新時代中,得到創新內涵的進展,並展現出更好的投資效益,是一個值得關注與思考的議題。二十一世紀的大學圖書館也許存在兩種理想的典型,一種是以文化歷史資產的保存及古典書香氛圍的形塑為內在核心,而以建築藝術館舍為外在形貌的少數精品圖書館,其重心在於對人類千年紙質知識媒介的傳承;另一種則是以大量數位設施與跨域專業能力,成為大學校園中的數位實驗室,提供實體與虛擬互動融合的創新實驗場域,協助師生在教學與研究情境需求中,從資料流動、資訊加值到知識轉化,創新資料組織、資訊呈現與知識發現,甚至創意設計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大數據分析的各種應用,而以數位時代的資料企業、數位創意實驗室與人工智慧實驗室為核心發展目標。

  本書以大學圖書館的管理與發展實務經驗為本,探討新時代大學圖書館的可能定位,檢視兩個發展面向―文化知識資產與數位轉型開創的發展過程與具體案例,省思創新未來的策略方案。內容分為三篇八章:第一篇主張大學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包括第一章的館舍空間,討論知識底蘊與文化涵養的場域概念,並記述空間改造的案例;及第二章的特殊館藏,聚焦特殊珍貴材料的蒐集與保存及其學術發展,以善盡傳承知識與守護文化資產的社會責任,並以政府官職資料庫、孫中山紀念圖書館及羅家倫文庫為代表性案例。第二篇彰顯大學圖書館的創新突破,包括第三章的轉型再造,記錄政大社資中心的階段性轉型發展,創造研究圖書館的新生命力;第四章的視覺化與數位展演,介紹大型視覺化設施的打造,並融合數位內容設計與專業開發,呈現多人即時互動的新形態資訊展演體驗;及第五章的讀者觀點與省思,整理受訪者對於圖書館現況與創新行動的回饋意見,並反思圖書館的後續努力方向。第三篇探索大學圖書館的數位未來,包括第六章的數位人文,討論人文社會科學的新研究典範,做為圖書館服務學術研究的新利基;第七章的計算思維,導入數位世界運作的認知模型與思考技能,提供人腦與電腦互動共創的基礎;及第八章的數位創新,轉譯創新的內涵與數位創新的本質,並建議大學圖書館的創新行動方案。最後的結語,則提出大學圖書館的創新發展策略,期許圖書館未來的新樣貌與新榮景,而能再次協助寫下人類文明的新篇章。

  大學的知識心臟
 
  值此二十一世紀,資訊科技與數位內容的蓬勃發展,大學圖書館也戮力引進各類型電子資源(如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書),導致讀者的資訊需求很容易就透過網路滿足,再加上我國長久以來在培養民眾閱讀習慣方面的成效不彰,使得大學圖書館的借閱率、入館率逐年降低,也讓許多人開始對「圖書館是大學的知識心臟」這句話產生懷疑。另一方面,現代化的圖書館需要導入許多資訊科技,以及高教經費短絀,許多大學因此將圖書館和資訊中心整併為圖書資訊處,而未考量二者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更讓大學圖書館的處境雪上加霜。

  有鑑於此,本書的出版具有多方面的價值。首先,作者以資訊科學的學術背景擔任政治大學圖書館館長多年,在撰寫本書時從館舍空間和特殊館藏兩項圖書館核心價值切入,彰顯了任何一位館長都應該體察、發揮圖書館的核心價值,無論其學科背景為何。再者,作者以政治大學圖書館與社會科學資料中心的實際案例,論述空間改造、特藏徵集典藏與展示、視覺化與數位展演、數位人文對圖書館創新的價值和意義,並鼓勵圖書館導入計算思維,以及對圖書館提出數位創新的建議,讓圖書館館員不用憑空想像就能夠以實際案例為鑑進行數位創新的規劃,對館員深具啟發性。三者,作者以校內不同領域學者的回饋,構築新世代大學圖書館的發展方向,提醒了大學圖書館務必走入學術社群、發展符合學術社群需求的服務。

  本人身為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深覺本書的出版值得許多類型的讀者閱讀。首先是各大學的校長、館長以及學者們,從本書可以發現大學圖書館的無限潛力,大學圖書館長久以來累積的學術資源、連結性、中立性、服務性讓它能夠提供深化、前瞻的學術社群服務,而不僅僅只是個行政單位;對圖書館館員而言,閱讀本書可以跳脫傳統徵集、典藏、閱覽、推廣的窠臼,擴大視野,擁抱圖書館的新興任務;對於圖書資訊系所與學生而言,更是一份優秀的個案探討教材,並提供了課程規劃的參考。

本人身為大學圖書館館長多年,雖如作者積極推動各項創新,但偶有力不從心之感,因為對外必須讓校長與校內各單位、學者與同學們珍視圖書館的意義與價值,對內必須說服與帶領館內同仁在既有基礎上擴展新的服務。有了本書,不僅讓我回歸初心,思考大學圖書館創新的必要性,也讓我更有信心持續對內外倡議與創新館務,讓圖書館持續做為大學的知識心臟。是為序。
 
柯皓仁  2019年8月26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

  打造「圖」、「書」合一的現代圖書館
 
  好友劉吉軒教授完成了期待已久的書稿,命我寫序,欣然從命。

  吉軒和我背景相似,我們都是在上個世紀進入計算機科學領域,又因緣際會在二十一世紀初分別擔任任職學校的圖書館館長,因此對於彼此的想法和處境,亦能感同身受。以往我們這兩所大學的館長,多由圖書資訊相關系所教師擔任,做為資訊科技出身的館長,一方面要面對外行領導內行的質疑;另一方面更深切體會到身處資訊革命時代,圖書館其實面臨巨大的衝擊和轉型壓力,必須要有所作為。這本頗具分量的專書,便是吉軒面對這一挑戰,多年來心力和思考的結晶。

  在一般讀者的印象中,圖書館就是收藏很多很多書的地方。長久以來,我們似乎都忘記在「書」的前面,其實還有個「圖」字。中國古代一直有藏書的傳統,每個朝代、各個地方都有足以傲世的藏書樓,但卻沒有「圖書館」這個名稱。在西方,圖書館的英文是library,源自拉丁文的libraria,也就是「書店」(libre是書,所以在法文裡,librairie是書店的意思);而法文則是bibliothéque,來自希臘文,biblio(βιβλίου)是書,teke(τήκη)則是放東西的架子或屋子,似乎也沒有把圖和書合在一起的說法。

  追溯起來,與很多近代名詞一樣,中文「圖書館」之稱其實是十九世紀從日本舶來的。日本在剛接觸西方文化的時候,用來翻譯library 的名稱其實也不是圖書館,而是書籍館。三浦太郎在〈「書籍館」の誕生〉一文中指出,書籍館最早出現在1860 年日本使節森田岡太郎的《亜行日記》中,用以描述紐約那時才興建不久的Astor Library,其中強調所見到的四層鐵製書架及豐富的館藏量,在日本沒有見過。1872 年,文部省「東京書籍館」在湯島聖堂(就是東京孔廟)設立,「書籍館」一詞被正式用於機構名稱。然而1862 年,日本使節前往大英博物館參觀(那時還沒有大英圖書館,後者是1973 年才從大英博物館中分出), 關於藏書的部分,除了提到書籍典藏和借覽的功能外,更特別指出地圖以及圖畫類藏品的陳列和開放閱覽。所以在明治初期,書籍館及圖書館兩種稱呼並存,然而圖書館的名稱漸漸普及,大部分公立libraries 都採用圖書館的用法,甚至「東京書籍館」都於明治13 年(1880)改名為「東京圖書館」。

  近代西方的圖書館概念,經由日本為媒介引入中國,同樣經歷了兩種名稱並用、最後統一化的過程。根據政大的「中國近現代思想及文學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早在1879年王韜所著的《扶桑遊記》中,便提到在日本看到的書籍館;1896年,梁啟超在上海創辦的《時務報》創刊號中,提到「泰西教育人才之道,計有三事:曰學校、曰新聞館、曰書籍館」。(而在同年9月第六期的〈古巴島略述〉一文,他則用了圖書館。)然而在1902年,清廷頒行「學堂章程」,其中正式提到「大學堂當附屬圖書館一所……設圖書館經營官」,由此以降,圖書館遂一統江山,而書籍館做為圖書館同義詞的用法在中國則銷聲匿跡了。

  然而「圖書」這個名詞畢竟來自中國,雖然現在在大眾的觀念中似乎並沒有區分「圖書」和「書」,但圖書這兩個字在古代東亞地區的內涵,卻要比現代豐富得多。古籍中提到「圖書」的時候大多對應到《周易》中「河出圖,洛出書」的說法,而《漢書.藝文志》則有一部《圖書祕記》放在天文家下面,但這書已經失傳,內容不可得知。《漢書》提到蕭何在進咸陽後「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臧之」,使得漢高祖「知天下阨塞,戶口多少,彊弱處,民所疾苦」,可見《漢書》中所謂的圖書除了書外還應有地圖、檔案、各種統計資料。唐代對圖書這個名詞使用的似乎很多,雖然沒有確切的界定,但常出現在文集甚至詩詞中,玄宗時甚至在祕書省下設了修圖書使(或圖書使)的官,但並沒有說它的執掌。相對的,日本在西元701年(文武天皇大寶元年,周武后時期)在中務省下設了圖書寮,它的執掌就很清楚,而且包山包海,除了書籍管理外,還要管理佛像、佛經等,並負責提供文房四寶,或許這個古老的圖書寮的設置就是日本後來棄書籍館而就圖書館的原因之一吧。

  南宋的鄭樵對「圖」與「書」的關係,作出了頗具歷史感的解釋, 並闡釋了二者相互依存、互為表裡的關係。他在《通志》的總序裡說「河出圖,天地有自然之象,圖譜之學由此興矣。洛出書,天地有自然之文, 書籍之學由此而出。圖成經,書成緯,一經一緯,錯綜而成文。古之學者,左圖右書,不可偏廢。」他認為因為劉向劉歆父子在編《七略》時只收書不收圖,而《漢書.藝文志》又是從《七略》編成,所以「自此以還,圖譜日亡,書籍日冗」,但是圖和書各有不同的功能,尤其「即圖而求易,即書而求難,捨易求難,成功者少」,所以難怪在圖譜之學不被重視後就「良材隳而後學困」了。所以鄭樵的《通志二十略》中不但有藝文略,也有圖譜略。而他覺得學術中需要用到的圖譜有天文、地理、宮室、器用、車旂、衣裳、壇兆、都邑、城築、田里、會計、法制、班爵、古今、名物、書(這裡指的是書寫文字和音韻)等十六種,包羅萬象,基本上除了抽象的哲學外,大概可以實證的學問都被包含在裡面了,而且說對這些學問而言,「有書無圖,不可用也」。他在《圖譜略》中詳細的說明了每一種圖譜為何重要,要如何使用。總體來說,「圖至約也,書至博也,即圖而求易,即書而求難。古之學者為學有要,置圖於左,置書於右,索象於圖,索理於書,故人亦易為學,學亦易為功」。換句話說,在求知的過程中,有效的使用圖是一個掌握學問的竅門。

  我一直認為鄭樵是一個具有科學意識,不拘泥形式而勇於創新的人。如果鄭樵活在二十一世紀,會用怎樣的說法來形容圖與書的區別呢?若用他的眼光重新審視現代「圖書館」,則一個圖書館應該不僅僅要提供充滿文字符號的書,更要提供視覺化的方法,幫助讀者掌握書中要傳達的知識。然而在鄭樵的時代,圖是靜態的,所以他的想像中也只有靜態的影像。現在的呈現就豐富多了,除了圖畫、列表(如年表)之外,還有照片、動畫、錄像、聲音、多媒體、甚至虛擬實境。凡是能夠用視覺呈現的方式,幫助我們取得知識和創造知識的做法,都可以被想像成「圖」的延伸。所以書和圖是知識的一體兩面,書提供的是文字的敘述,圖則是知識的視覺化呈現。

  吉軒的書要傳達的,恰恰是使長久被忽視的視覺化的重新回歸,打造一個「圖」「書」合一的現代圖書館。本書第一篇,他便直截了當地點出現代圖書館的價值和困境。在他看來,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在於館藏建置與館藏服務,並以政大圖書館為例,豐富的特藏資源便彌足珍貴,然而對於使用者來說,這部分可能恰是最難以親近的。因此在第二篇「創新突破」中,吉軒便透過自己在政大圖書館的經驗,細數了如何透過現代科技視覺化和讀者回饋,達到圖書館創新再造的目的;尤其用他在館長任內所做的眾多實例,來彰顯視覺化的展示和呈現,以及它們對教育普及和知識傳播的效果。至此,他已經將現代圖書館圖(視覺化) 與書(典藏)的結合,闡述得非常清楚。然而不僅如此,在第三篇「數位未來」中,吉軒更進一步的把圖書館知識傳播的責任,轉化成知識創造的角色。在學術研究服務上,他闡述大學圖書館是理想的數位人文平台,並且指出導入計算思維是大學圖書館轉型突破的一個關鍵。在本篇結尾,吉軒指出在未來世界中,數位創新將不斷的改造社會的結構,對圖書館而言,這是挑戰,更是機會。

  在數位革命時代,臺灣的大學圖書館的使命任重而道遠,因為除了支援學校的學習和研究兩個基本任務外,它也有文化保存和社會教育的責任,所以圖書館的轉型和再造,是迫切而又重要的挑戰。我非圖資領域出身,在臺大圖書館任館長時,常為自己有這個機會而惶恐、感激又倍感壓力,一方面可以徜徉在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裡,何其幸福;另一方面又不斷思考如何透過數位科技,將大學圖書館的知識保存、知識傳播和知識創新這三個功能做得更好,何其緊迫。吉軒在做政大館長的時候,應該也有同樣的心緒和抱負吧。而他能夠在本書中如此流暢的結合自己的經驗和成就,並投射在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大格局上,令人感佩。特此為序。
 
項潔  2019年8月 於國立臺灣大學
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臺大圖書館前館長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86752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x 1.2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內容連載

館舍空間
 
窗外藍天白雲,你視而不見,靜默一隅,青春的徬徨得到陪伴;滿室書香慧思,你駐足尋覓,時光飛逝,生命的進取正在孕育。
 
圖書館空間是大部分人在求學養成階段,都擁有的共同經驗與溫暖記憶。走進圖書館,就像進入另外一個小小的世界,在寧靜的氛圍中,時間的步伐變慢了,大部分的物體靜止不動,可以暫時隔離外界的喧嚷紛擾,轉而專注內在世界的運轉。圖書館空間提供了一個獨特場域,讓心靈與浩瀚的歷史、文化、知識對話,尋找思想的指引、疑惑的解答、情感的慰藉、心靈的沉澱安定與清澈,進而獲得心智的成長、學識的增加、甚至思想與價值的形塑。圖書館空間也附帶的扮演了生活調劑的角色,不論是休閒的書刊閱讀與影片觀賞,或是發呆、空想、做夢,甚至約會陪伴等,都是文明社會美好生活的元素。
 
因此,圖書館空間場域與館藏資料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許多特殊意象展現於電影與小說的情節場景中,例如:深沉木質書架與桌椅設備帶來的古典莊嚴氣息,高大書牆包覆形塑的知識殿堂,閱覽書桌上的聚精會神,黑暗中散發溫潤智慧的桌燈,開放書架走道中的搜尋目光與意外發現,塵封已久的資料中不為人知的古老祕密,隱密角落中躲避眾人耳目的事件等。圖書館空間在跨世代的心靈中留下深刻印記,連結著許多人的成長經驗,更在文明演進中扮演重要基礎角色。因此,能與時俱進的圖書館空間規劃、打造與目標效益,將是大學圖書館經營者或是大學社群的重要課題。
 
功能
 
圖書館空間過去對讀者提供的功能以查找資料與閱覽資料為主,活動型式主要為書刊資料的查找取用或是長時間的定點閱讀筆記,因此, 圖書館一向被定位為一個安靜的、個人的學習場所。圖書館同時也肩負著長期收集與保存書刊資料的社會責任,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也因此形塑了知識殿堂的意象。大學圖書館的空間利用通常以存放不同書刊資源類型為主要區塊,如書籍、期刊、雜誌、報紙、視聽資源、微縮微捲等,再搭配讀者利用這些資源的活動空間與設備配置。
 
館藏資源的存放與利用,通常也區分為開架與閉架或撤架兩種型式,開架的館藏資源提供讀者直接使用,閉架或撤架的館藏資源則存放於隔絕讀者的內部管理空間,必須透過調閱,由館員取出登記後,再提供讀者使用。
 

 

 

 

... ... 內容來源:2020年3月12日,交大安泰EMBA項目「安泰視界」的第4期網絡直播。 分享嘉賓:陳宏民,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 注: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主辦方和講者審閱授權發布。 宏觀趨勢 本文優質度:★★★★★+ 口感:慕斯蛋糕筆記君說:非典過後,興起了第一波「網際網路+」,使得網際網路迅速滲透到各個傳統行業,造就了許多網際網路企業,如阿里、騰訊、百度;而在這次新冠疫情後,將會興起第二波「網際網路+」,哪些行業將會受益呢?以下,盡情享用~ 兩個多月來,經過舉國上下、萬眾一心、嚴防死守,中國的新冠疫情已經偃旗息鼓,逐漸緩解。但國際上的新冠疫情依然波濤洶湧,國內仍然需要嚴防死守,緩解速度因此而慢。 企業復工復產率還沒達到預期,國際市場石油價格暴跌,經濟形勢雪上加霜。絕大多數企業一方面要立足於生存,同時也要展望未來,尋找疫情後企業發展競爭、行業轉型升級的新賽道,不輸在新賽道的起跑線上。 熬過嚴冬,就是春天。 一、重大疫情中的危與機 1.歐洲黑死病 ① 影響 在670年前,地球上也同樣發生過一次突如其來,席捲全球的重大疫情。在歐洲很多博物館都能看到描述這場疫情的悲慘畫面。 一位作家曾經這樣描述:「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就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裡的人孤獨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有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裡大街上亂轉,卻見不到人的蹤影……」。 黑死病奪取了歐洲2500萬人口的生命,占當時歐洲總人口三分之一。使得當時歐洲的勞動力劇減,整個歐洲的社會秩序進入了動盪和混亂,對於歐洲的經濟社會產生了劇烈衝擊。 ② 機遇 這場疫情也帶來了一些機遇,對社會發展產生了一些長遠的影響。 其一,促進了歐洲奴隸制度的瓦解。 由於勞動力減少很多,導致勞動力價格劇增,而當時城市化剛剛興起,大部分的勞動力都往城市轉移,因而歐洲的農奴制、莊園制度無法維持。這為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奠定了基礎,由此結束了長達1000年的歐洲中世紀。 其二,衝擊了當時的價值觀念、思想理念。 中世紀,歐洲神學對於人們思想的禁錮非常厲害。在黑死病期間,好人和壞人無差別的死亡,上帝並沒有眷顧那些虔誠的基督教徒們,而神父、牧師在疫情中還大發疫財。 所以,疫情之後,人文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思想迅速崛起,為歐洲的文藝復興奠定了重要基礎。 黑死病影響的主要是義大利和法國,而義大利恰是文藝復興興起地,然後流傳到法國和歐洲各個城市。佛羅倫斯作為文藝復興策源地的,受黑死病影響最嚴重,但文藝復興時期的名人但丁、喬托、達文西、薄伽丘等人都是佛羅倫斯人,顯然不是巧合。 2.非典型肺炎 ① 影響 2003年的非典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導致近萬人感染,近千人死亡,持續了數月。中國有5327人感染,死亡349人,但這沒有對經濟長期趨勢產生重大影響,只對2003年的第二季度產生了較大影響。 ② 機遇 最主要的機遇是把中國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推入了快車道。 在2003年非典之前,網際網路在中國並未普及。我們熟悉的網際網路也只是一些門戶網站,比如新浪、搜狐。一方面,大家對於信息的需求非常大,使得門戶網站發展非常迅速;另一方面,由於購物的需求產生了淘寶,京東也得到了較快發展。 2003年以後,中國就興起了一波「網際網路+」熱潮,網際網路企業紛紛跨界進入到各個傳統行業中,產生了網際網路+零售、網際網路+傳媒、網際網路+出行、網際網路+醫療、網際網路+金融等等。 3.新冠肺炎 ① 影響 這次疫情,給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有一組數據:旅遊、餐飲、酒店在春節期間7天損失的營業額就達到了1萬億元人民幣。中國2019年GDP才100萬億元,僅僅7天的損失就是去年GDP的1%,後續的影響還會更大,尤其是對第一、第二季度的GDP衝擊非常大。 ② 機遇 短期的機遇:疫情期間對醫療器械和設備的需求較大,如口罩、呼吸機、電子體溫槍。 局部的需求:疫情過後,公共衛生一定會產生巨大的需求。 持久的影響:疫情期間,在各個行業里都看到了在線業務的井噴,比如網際網路醫療、網購、網絡娛樂、在線辦公等等。 從這幾次疫情里可以看到:一個事件對於傳統的經濟結構、政治關係、社會秩序衝擊越強烈,那麼,它構建新型結構、關係、秩序的機會也就越大。 所以,疫情過後並不是一片廢墟,在重重危機當中孕育著點點生機。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經過這次疫情,會進入一種新的秩序,企業的競爭也會進入一個新的賽道。 二、網際網路發展的歷史機遇 1.「網際網路+」第一春 非典過後興起的第一波「網際網路+」,使得網際網路迅速滲透到了各個傳統行業。對於網際網路,很多行業政府不知道怎麼監管,使得「網際網路+」得以野蠻增長。 在2015年前後,以金融行業的P2P網貸為標誌的個別行業出現了系列問題,政府開始不斷加強監管措施,出臺了一系列的規範性政策。 這個時期,政府採用了拉架式規範——把進入各個行業里的傳統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拉開。比如在支付領域,傳統的是銀行卡支付,新進入的是支付寶、微信支付這樣的網絡支付,政府把它們分成線上和線下兩部分。 在2015年以後,中國的網際網路(除了共享單車)總體處於平穩階段。 到了2019年,在經濟持續下行的巨大壓力下,政府開始鼓勵和支持平臺經濟、工業網際網路,出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2.「網際網路+」第二春的有利條件 如果說17年前的非典過後,確實看到了「網際網路+」的第一春。那麼,這次新冠疫情後,還能不能出現「網際網路+」第二春?這個兩次春天的環境、條件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做一個比較。 ① 社會的理解 對比17年前,現在的消費者和企業對於數字化、信息化的習慣和能力大大增強。 ② 企業的成熟 在17年前,大部分的傳統企業對網際網路非常陌生,雖然大家都想擁抱網際網路,但難度非常大。而經過這些年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企業在開發、產品和業務,在搭建網際網路平臺,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③ 政府的支持 17年前,政府對於網際網路浪潮崛起缺乏準備,所以對於網際網路企業的跨界,不知道如何管理,經過第一輪「網際網路+」,政府管理網際網路平臺的能力顯著提高。 ④ 技術的進步 基於網際網路的發展,出現了大量的新興技術,如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這些技術對於新一輪的「網際網路+」、數字化轉型、企業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等等,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條件,產生巨大的潛在價值。 ... ▲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 3.「網際網路+」第二春的外部制約 在非典疫情過後,無論是中國經濟,還是全球經濟,都處在一個上升的趨勢中。而今天全球經濟動盪,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巨大,是這波網際網路升級所面臨的不利因素。 三、新五力模型 新五力模型對應著麥可·波特的五力模型,他說,一個行業平均的盈利能力往往受到五方面因素的影響:行業產品的替代、行業的進入門檻、行業內部的競爭強度、供應方和購買方的討價還價能力。 我提出來的新五力模型是在網際網路時代,一個行業數字化轉型所受到的影響因素。根據我的研究,提煉了五個方面的力量: 1.政府的力量——政策法規 進行數字化轉型,發展網際網路平臺,政府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力量。從第一輪的「網際網路+」的發展可以看到,政府大力支持的時候一定是它發展最好的時候,政府加強規範的時候一定是它發展最穩的時候。 政府規制有幾個層面: ① 進入許可 如果要做網際網路銀行,就涉及到遠程開戶,這不僅涉及到技術問題、用戶接受問題,首要的問題是政府是否允許。要做網際網路醫療,要遠程就診,同樣涉及政府是否允許。這都是進入許可。 ② 專業要求 各行各業都會有一些進入門檻。當產品或者服務數字化做成線上業務以後,它所面臨的專業要求和原來一樣嗎?還是有新的要求?這對這個行業的發展會產生很大影響。 譬如說一個餐廳只做外賣,那麼它所面臨的衛生要求、經營要求和線下餐廳是否都一樣?同樣,網約車司機的車輛要求和計程車司機的要求是不是一樣?這些都是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所面臨的問題。而在第一輪的「網際網路+」浪潮中,政府則相對比較寬鬆。 ③ 優惠政策 因為線上業務和線下業務是不同的,其成本結構也有很大的區別。通常線上業務的固定投資比較大,但是運營以後的變動成本相對比較低,在政策上能不能有一定的優惠?這對行業發展也非常重大。 2.技術的力量——技術環境 技術包括通訊條件、環境、分析工具、場景要求等。這些技術對於發展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數字化轉型都是非常重要的。 ... ▲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 3.用戶偏好 用戶會不會接受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客觀因素,線上業務的價值到底有多大;另一個是主觀因素,就是他喜不喜歡。 從客觀的業務來說,大部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業務都有線上和線下之分。實際上,線下業務、線上業務是同時存在的,而且通常是先有線下業務再有線上業務。這裡就有幾個問題: ① 線下業務的可獲取性 對於用戶來說,線下業務的可獲取性高不高?這不在於線下業務的質量好不好、功能好不好,而是用戶能不能找到的問題。 線上業務的噴發就來自於這一點。因為疫情,線下的醫療資源突然緊缺,同時大家覺得線下的醫療不太安全,所以才會有很多人到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上問診。 ② 線上線下的功能比較 線上業務和線下業務雖然有同樣的目的,但在功能上還是不太一樣。 比如教育、醫療,最大價值是便利、可獲取性比較大,但是互動性比較差。所以要推行一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就需要在用戶偏好、用戶客觀價值上下足功夫。 ③ 用戶轉換成本 即使線上業務就是比線下好,但因為有一部分用戶習慣於線下業務,讓他轉到線上,就有一個轉換成本。 如果是To C業務,消費者有一個學習成本、心理的轉換成本;如果是To B業務,可能就更複雜,除了企業具體的使用人、使用部門有轉換成本以外,可能整個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模式都會跟著發生變化。 4.主流企業接受度 第一,人員模式的挑戰,原先它是做線下的,現在你讓它轉線上,它有沒有動力轉線上?它的線下業務受到線上業務多大程度上的挑戰? 第二,轉化的代價,傳統企業中的主流企業接受度通常比較低,因為這些行業向數字化、網際網路轉型困難很大。 這次疫情,有一個很重要的機遇,很多主流企業是被迫接受轉型。教育行業就是這樣,以前所有的大學、中小學上課,從來都是線下,現在必須要上網課。這就是難能可貴的契機。 5.盈利模式 比如共享單車的發展,政策法規允許,技術環境也支持,用戶也習慣用共享單車,可最終就是找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所以第一輪的共享單車都活的非常艱難。 盈利模式裡面有幾個關鍵點: 其一,定價模式,如果它是一個平臺型的企業,它如何定價; 其二,信息披露模式,第一輪的「網際網路+」中有很多的平臺型企業,在信息披露上做得都不夠; 其三,資源整合能力。 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主要受到五個力的影響:政策法規、技術環境、用戶偏好、主流企業接受度以及它自身的盈利模式。 企業向數字化轉型並不一定都會變成一個網際網路平臺,即便如此,網際網路平臺在轉型的過程當中,還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網際網路平臺確實有它獨特的優勢。 其一,要做的很大,一定是網際網路平臺。第一輪「網際網路+」企業中,無論是騰訊、阿里,還是百度,最後都做成了平臺型。 其二,轉型後的企業,需要依賴大量的網際網路平臺為它提供各類服務。平臺最大的特點就是把用戶的規模當做資源,把資源的整合能力當做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對於網際網路平臺來說,因為很大,所以很大。 四、用新五力模型發現 「網際網路+」的第二春 接下來,我用新五力模型分析一些行業,從這些角度看看有沒有機會趕上「網際網路+」的第二春。 在「網際網路+」第一春的時候,有三個領域受到青睞:金融、教育、醫療,這三個領域涉及到所有人,因此它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經過第一輪發展,我們看到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相對比較快,而網際網路教育和網際網路醫療卻發展的很難,為什麼?接下來,我就用新五力模型來分析一下。 1.網際網路教育 在整個教育大市場裡面(包括素質教育、技能培訓),比較核心的是以文憑為標誌的學歷教育。 線上模式對教育的滲透是從邊緣開始的,也就是說,網絡教育突擊的主要對象是原先社會化的培訓機構。教育的網際網路化發展和「網際網路+」四部曲是非常融合的。 註:「網際網路+」四部曲指的是線上業務、網際網路業務進入傳統行業,需要有4個動作:第一步邊緣進入,第二步貼近用戶,第三步平臺思路,第四步喧賓奪主。 那麼,這波疫情對網際網路教育產生了什麼影響? ① 疫情之前的網際網路教育 政策法規:比較中性,對於學歷教育限制的比較嚴,對於非學歷教育比較寬鬆。 技術環境:比較中間,足夠支持網絡教育; 用戶偏好:相對較弱,大部分人還是偏好線下面對面教育。 主流教育機構接受度:比較弱,尤其像體制內的學歷教育,通常是線下教育,現在也只是嘗試做一些模塊化的線上教育。 盈利模式:網絡教育還沒有很好的盈利模式。在疫情出現之前,網絡教育從整個教育領域來說,是比較小的一塊領域。 ... ▲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 ② 疫情之後的網際網路教育 其一,政策大大寬鬆。政府允許學歷教育可以採用線上授課模式。對於網際網路教育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 其二,技術環境有所改善。無論是社會化的教育機構,還是網際網路巨頭,在這兩個月里都積極推出了很多教育平臺和一些免費設備、免費課程。 其三,用戶偏好有了很大改善。經過這一輪疫情,無論是體制內的學歷教育,還是非學歷教育,大家對線上教育的適應、習慣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其四,主流機構被動接受了網課。現在所有的小學、中學、大學清一色地開始推行網課。 其五,盈利模式還不清晰。 疫情出現後,對於網際網路教育來說,在這五個力的維度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推進,尤其是在政策法規、主流企業的接受度和用戶偏好這3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接受。 疫情過後,如果要讓在線教育、網際網路教育能夠繼續發展,離不開這4點: 第一,政府的政策法規能夠繼續保持對學歷教育在線上模式的寬容度; 第二,主流教育機構要把線上教育看成未來教育的趨勢; 第三,用戶偏好繼續培養; 第四,商業模式繼續探索。 2.網際網路醫療 ① 疫情之前的網際網路醫療 政策法規:非常嚴,無論是診斷治療和線上賣藥都受到嚴格管制。 技術環境:較好,但因為沒有足夠的數據,所以針對網際網路醫療的技術環境、數據分析工具不夠先進。 用戶偏好:只要條件許可,用戶還是傾向於線下就診。 主流企業接受度:更弱,無論是三甲醫院,還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只做線下問診。 盈利模式:沒有太多的成功盈利模式。 所以在疫情出現之前,網際網路醫療雖然非常熱鬧,但它實際上的空間並不大。 ... ▲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 ② 疫情之後的網際網路醫療 政策法規:在2月初,隨著疫情的發展,國家衛計委就發文鼓勵網際網路醫療機構積極進行線上問診、諮詢,來緩解線下醫療機構所受到的壓力。 技術環境:阿里健康、丁香醫生等企業,都在提升自己的技術環境來支撐這種迅速增長的問診需求。 用戶偏好:培養了一部分種子用戶,大家知道了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做常見病、基本的問診。 主流的機構(醫院)接受度:醫院都在推進信息化建設,積極推出了線上問診渠道。 商業模式:雖然已經有所改善,但還沒有特別好的模式。 所以,疫情對網際網路醫療起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五、產業網際網路 這次疫情,對於產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來說是非常大的機會。 產業網際網路有兩種類型:一種是B2B服務平臺,比如遠程辦公;另一種是聚集型產業網際網路。 聚集型產業網際網路有很強烈的行業背景,它的功能比較綜合,也是一種深度垂直的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比如美菜網、找鋼網、百布網。這些產業網際網路平臺能夠給用戶提供從採購到銷售等方面的信息便利,以及提供供應鏈、金融等方面的服務。 我相信這次疫情過後,一定會有一個「網際網路+」的春天,對企業和行業的轉型升級會產生新的動能。 最後用一句詩結束今天的分享:「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謝謝大家!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主辦方簡介—— 交大安泰EMBA,中國首批獲準開辦的EMBA項目。2019年,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排名,位列第11位,三年平均獨立辦學項目全球第1。以「貢獻管理智慧,培養有德的領導者,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為使命,5800餘名來自業界的傑出校友構成了極具影響力與價值的全球菁英網絡。 嘿,你在看嗎?...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QAdG6aR.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4053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新光三越附近頭髮燙捲台中西區單色染髮外埔傭懶雲朵捲推薦髮廊新光三越附近解決布丁頭髮廊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豐原頭皮護理推薦染髮髮廊 大甲頭髮燙直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歐美感挑染推薦台中染髮推薦台中精油養護護髮推薦染髮店 石岡不顯老的髮型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灰色霧感台中染髮推薦台中西屯日韓髮型推薦染髮髮廊 烏日剪髮推薦推薦染髮髮廊 PTT推薦的台中護髮染髮燙髮推薦台中北區齊耳瀏海短髮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台中中區韓系厚瀏海推薦髮廊 染髮技術最好的台中髮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商城優惠價搶先報 的頭像
    商城優惠價搶先報

    商城優惠價搶先報

    商城優惠價搶先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